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如植物、动物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后代健康的隐患。包括在生产、贮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形成、残存的营养、危害及外在特征因子,既有等级、规格、品质等特性要求,也有对人、环境的危害等级水平的要求。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
1.危害直接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2.危害隐蔽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仅凭感观难以辨别,需通过仪器设备检测,甚至还需进行人体或动物实验。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部分参数或指标的检测难度大、检测时间长,质量安全状况难以及时判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3.危害累积性。不安全的农产品对人体危害往往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如部分农药、兽药残留在人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疾病的发生。
4.危害多环节性。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均有可能对农产品产生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5、管理复杂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环节、多部门,控制技术复杂,面对生产规模小、分散程度高、素质低下的千家万户农民,管理难度极大。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以科学、技术、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所批准,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在我国按照适用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按法律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农业标准体系中涉及农产品安全和质量中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有机系统。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所涉及的标准。农业标准体系内容包括安全和质量两类标准。安全类标准,主要是指影响农产品安全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因素方面的标准。质量类标准,主要是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与农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